导语

中国户用光伏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。2025年下半年,在政策调整与市场转型的双重作用下,这个曾经高速增长的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。
市场现状:从狂热到理性
Part.1

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量延续下滑趋势,同比降幅达31%。曾经的装机大省河南更是遭遇91%的断崖式下跌。全国已有450多个市县被划为"红区",暂停新增分布式光伏备案。
这种变化背后是电网消纳能力的饱和。山东南网37个县、河北南网53个县已无消纳空间,河南超一半地区为红区。与此同时,户用光伏的经济性正在减弱:投资回收期从5年延长至8年以上,收益率从20%左右降至不足10%。
Part.2
政策巨变:游戏规则彻底改变


2025年两大新政重塑行业格局:
-
市场化电价改革:新项目上网电量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,告别固定电价补贴时代
-
备案管理新政:禁止企业以自然人名义备案,冲击主流的"共富模式"
这些变化导致上半年出现"430抢全额上网、531抢电价"的抢装潮,而下半年可能进入政策消化期的"空窗期"。
挑战重重:行业面临七座大山
-
电网承载力不足:户均配电容量仅3千瓦,远低于德国6-8千瓦水平
-
收益不确定性:市场化电价下收益波动风险加大
-
商业模式转型:企业转向法人备案后遭遇农户意愿下降
-
成本结构恶化:渠道费用飙升至1元/W以上
-
资金压力加剧:头部企业存货周转率仅0.77次/年
-
技术门槛提高:"四可"要求增加投资成本
-
区域市场分化:各地政策细则差异显著
1.光储一体化:浙江等地实践表明,储能可提升自发自用率,缓解电网压力
2.虚拟电厂:海尔光伏等企业正聚合分散资源参与电力市场3.小微工商业市场:200KW-2MW项目成为新蓝海
3.阳台光伏储能:欧洲市场已验证其潜力,中国尚处萌芽期
4.智能化运维:AI监控平台可最大化发电收益
5.东南亚市场:Sungrow等企业已成功布局
6.金融创新:资产证券化与碳减排收益值得关注
科学与技术
Part.3

企业应对策略
-
差异化定位:转向消纳条件好的新兴区域,开发小微工商业用户
-
产品创新:将光储系统作为标准解决方案
-
服务升级:提供电力交易代理、运维管理等增值服务
-
模式创新:推广"三年半送电站"等创新模式
户用光伏正在从"野蛮生长"走向"理性发展"。那些能够快速适应新规则、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将赢得未来。对于从业者来说,现在正是重新思考战略定位的关键时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