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7日晚,佛山上市公司中旗新材(001212.SZ)发布公告,宣布对募投项目“年产1万吨半导体级、光伏坩埚用高纯砂项目”进行重新论证并决定暂缓实施。

这一决策基于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战略调整的双重考量,引发行业关注。

项目背景与调整原因

该高纯砂项目原计划总投资2.39亿元,建设周期18个月,预计2026年2月投产。

资金来源于2024年8月公司变更的首发募投项目结余资金,但截至目前项目尚未开工,且搁置时间已近一年。

中旗新材在公告中解释称,暂缓原因主要包括:

  1. 市场环境变化半导体及光伏行业近期波动较大,高纯砂作为关键原材料,其需求与下游产能扩张节奏紧密相关,公司需重新评估供需匹配性;

  2. 控股股东变更:2025年6月,公司实控人变更为集成电路装备企业星空科技(主营业务为AI芯片制造设备),未来战略方向可能向高端装备领域倾斜;

  3. 产能爬坡现状:目前湖北硅晶基地一期6000吨高纯石英砂产能已投产,但广西罗城基地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,需优先保障现有业务稳定性。

跨界转型与业绩承压

中旗新材原为人造石英石板材龙头企业,2023年宣布跨界布局光伏及半导体级高纯石英砂业务,但新业务贡献有限。

财报显示,2024年公司营收5.32亿元,同比下滑22.88%,净利润骤降61.59%,高纯砂业务销售额仅37.17万元。

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继续下滑85%-90%,主因传统建材业务受地产低迷拖累。

战略重构信号

此次暂缓高纯砂项目,被视为中旗新材在新实控人主导下的战略调整。星空科技的入主或推动公司向半导体装备产业链延伸,与现有石英材料业务形成协同。

公司强调,此次调整是“优化资源配置”的主动决策,不影响当前经营,未来将根据市场条件和技术进展择机重启项目。

行业视角:审慎布局成关键

分析人士指出,高纯砂项目技术门槛高且依赖下游景气度,近期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风险显现,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亦存在不确定性。

中旗新材的审慎态度反映了制造业企业在产业升级中的典型挑战——需平衡前瞻布局与风险管控。

作为佛山新材料产业代表,中旗新材的此次调整或为后续更精准的转型蓄力,也为同行提供了“动态评估、稳中求进”的参考案例。市场将密切关注其在新实控人引领下的战略落地及业务协同效应。

来源:能源价值

艾邦建有“光伏产业交流群”,群友有光伏电站、BIPV、光伏组件,电池片、背板,封装胶膜,接线盒、接插件、光伏边框、光伏支架、逆变器、光伏玻璃等零部件以及EVA、POE、PVDF、PPO、PA、硅PC、PET膜、氟材料、光伏银浆、焊带、粘接剂等材料以及相关生产、检测设备的上下游企业。欢迎扫码加入探讨。 光伏连接器的安装步骤

作者 808, a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