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山东、四川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北等多省份陆续发布“分布式光伏配储”政策。而在国外,户用储能早已成为常态。
据相关研究机构数据表明,2020年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四国的累计户用光储一体化渗透率分别为7.6%、20.8%、17.2%和3.8%,预计到2025年该渗透率分别提升至18.8%、46.6%、38.5%和8.4%。
分布式光伏配储为何在全球范围都如此重要?其工作原理和作用是什么?今天,我们就来一起聊聊“分布式光伏+储能”的那些事儿!
众所周知,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,其输出功率“靠天吃饭”,容易受到太阳辐射强度、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,具有波动性、间歇性、不稳定性等特性;
另一方面,随着并网光伏装机规模不断增长,电网对灵活、可调节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。比如在用电高峰期时,电网常常超负荷供电;
或当电网大面积停电时,用户则处于“无电可用”的困境。因此,这些痛点对于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。
这时候,就需要储能的帮助。储能系统类似超大型“充电宝”,它可以将电能存储起来,在用户需要时再释放出来,保证家庭用电稳定性,同时削峰填谷,缓解电网用电压力。
根据系统差异,储能逆变器分为混合逆变器、交流耦合型储能逆变器、离网储能逆变器(更多储能知识点,敬请期待后续更新)等等,其中,凭借集成度较高、功能强大等优势,混合逆变器成为用户心中的香饽饽。
在阳光下,混合逆变器将获取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供家庭使用,剩余电量则优先转换成直流电存储于电池中,剩余直流电则送至电网获取收益。
在雷雨天等情况导致短时停电时,光伏系统无法发电,此时储存的电能则可未雨绸缪,在电网掉电时使用。
在晚上或阴雨天时,电池存储的电力可转换成交流电供家庭使用;用电高峰时,电网与电池一起为家庭提供电力;凌晨谷电时,电网则可为电池充电。
在雪天等恶劣天气导致长时间停电情况下,光伏系统、电网和储能电池都无法供电时,柴油发电机可以工作,光储混合逆变器与发电机互为补充,避免长时间停电。
储能系统相当于“电能管家”,可以选择性价比最高及最稳定的用电方式。
对于用户来说,分布式光伏配储提高了自发自用率,用户不仅可以边用电边充电,还能将多余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,以备不时之需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它能“削峰填谷”,避免用户在高峰期用电。
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电费最便宜的时候使用电网电力,岂不是既节能又省钱!
另一方面,这个“电能管家”帮助用户大大增加用电灵活性。在未配置储能时,大多家庭还是以传统电力为主,较为依赖电网输送电能。
分布式光伏配储后,用户能自行决定用电方式,就算电网停电,也可以使用平时储存的电能。
对于公共电网来说,如果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系统,其供电压力则大大减少。再者,如果电网某处系统突然发生故障,也不会引发大面积停电,毕竟此时储能系统会“调动”电池中的电能供用户使用。
分布式光伏配储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都如此重要,你get了吗?不过,在安装储能系统之前,我们需要详细了解其性能与解决方案,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产品。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光伏产业通):分布式光伏配储工作原理和作用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