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颁布的《136号文》中取消分布式光伏保底电价,高耗能行业钢铁、水泥等面临绿电刚需,在政策的推动下,轻质组件成为成本优化关键。
轻质光伏组件凭借其超薄、柔性、高功率密度及低安装成本等优势,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关键技术突破。
本文梳理了18家领先企业的轻质组件,涵盖从2.8kg/m²的极致轻量化设计到560W高功率输出,以及23.5%的超高转换效率等创新成果。
这些组件通过无玻璃化、复合材料封装、一体化安装等核心技术,显著降低屋顶承重要求,并拓展至BIPV、移动能源等多元场景,为光伏应用开辟了全新可能。


隆基Hi-MO X10轻质双防组件采用HPBC 2.0技术,基于泰睿硅片使机械强度提升16%。通过一字型焊带设计降低电池边缘应力48%,结合0BB(无主栅)结构提升抗压能力23%,显著增强组件可靠性。
该组件重量仅7.2kg/㎡,较常规双玻TOPCon减重42%,同时通过背面工字形加强筋设计,使承载力提升50%以上、中心变形量减少50%,抗压抗折性能优异。实际应用中,每万平方米屋顶可减少承重34吨。


该款组件的重量仅为2.8kg/m²,比常规玻璃组件减重高达70%,通过"Quick-bonding"安装技术可以完美的贴附在各种表面,且无框设计不会影响其美观度,确保屋面的防水性能和安全性能。

组件+安装系统重量仅为4.1kg/m²,只有常规玻璃组件的40%,创新性组件安装一体化集成,安装时间节省40%,大幅降低安装时间和成本。并且支持全类型屋顶机械安装,兼容传统组件安装方式。

上海品诚晶曜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(Polyshine Solar) 始终致力于研发、生产、销售轻质便捷、节能环保型柔性光伏组件及BIPV建材。
品诚晶曜母公司系上海品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,始于2005年,是一家专注于先进高分子功能材料及制品的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”企业。
品诚晶曜创造性地开发了新型超耐候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封装材料,透光率更高、阻水性更佳、阻燃性更强,成功研制出更轻、更柔的新型晶硅光伏组件。
目前,公司已拥有晶曜(JY)系列柔性光伏组件、曜羽(YY)系列装配式BIPV组件、晶羽(JL)系列双面高效BIPV组件三大系列产品。

4.TCL中环
TCL中环是TCL科技集团旗下的光伏晶体制造企业,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工厂,是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TCL中环与蓝思新能源战略合作推出革命性轻质光伏组件,重量仅5.4kg/㎡(较传统组件减重49%),运行温度降低1-3°C,发电量提升3-6%,并且通过3600Pa机械载荷测试,提供12年材料质保+25年功率质保,适用于BIPV和移动能源等新场景。

5.爱旭股份
爱旭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, 聚焦光伏发电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光储用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,为客户提供太阳能电池、ABC(All Back Contact)组件和场景化的解决方案。
爱旭股份专注于N型ABC技术的研发,从2016年开始主攻该方向直到2024年实现技术突破,发布并投产ABC满屏组件,效率达到25%+。
2025年爱旭在上海SNEC上展出星云系列54版型轻质组件。该组件在<2㎡标准尺寸下重量仅8.6kg,较常规单玻组件轻60%,同时转换效率可达22.3%,功率445W。

其创新设计在传统边框基础上增加了双横梁结构,结合N型ABC单面焊接与无银金属化涂布技术,组件抗隐裂性能显著提升,解决了轻质组件可靠性不足的痛点。
6.阳光能源
阳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(简称“阳光能源”,股票代码:00757.HK)。公司成立于2000年,截止2023年底,阳光能源组件产能突破10GW,并保持稳健的产能扩张能力,2024年底组件产能达到20GW,并荣登“2025 中国光伏组件企业 20 强”榜单。
阳光能源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;与沈阳建筑大学共建阳光能源沈阳建筑大学光伏建筑(BIPV)研究院、还与西湖大学王睿博士团队、浙江大学实验室等就光伏钙钛矿技术开展研究工作。
截至目前,阳光能源累计获得400+项国家专利,50+项省市科学技术奖项。
阳光能源轻质柔性组件重量低至5KG/㎡,约为常规组件重量的40%。同时,该款组件兼具超高柔韧性,弯曲至450mm曲率半径也未有新增隐裂;并在抗冲击上有明显优势,即便在冰雹等极端天气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。

7.一道新能

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成立于2018年8月,专业从事高效太阳电池、光伏组件及系统应用的研发、制造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工信部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》企业、浙江省“未来工厂”、浙江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也是央企战略投资企业。
一道新能作为N型光伏技术的引领者,拥有N型组件与轻质组件两大核心产品,生态光伏、城市光伏、海上光伏三大系列全场景光伏系统解决方案,并陆续进入多家大型国央企采购名录。2024年已建成40GW高效电池和40GW高效组件产能,已成为光伏行业的一线品牌。
一道新能推出的N型轻质半片无框54版型组件采用专利边框设计,实现组件重量仅4.2Kg/㎡的超轻量化表现,相同功率下较常规组件减重70%以上,同时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,通过12年产品质保和25年功率质保的双重保障。

8.日托光伏
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成立于2012年,现为中国500强——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控股公司,深耕光伏新能源领域,研发创新能力卓越。成为轻质光伏细分领域的技术引领者,与大型能源央国企长期合作。
日托光伏产能涵盖电池、核心材料、组件生产全产业链,已拥有包括2大产业基地,5大生产工厂,电池产能4GW,组件产能3GW。

日托光伏基于7年轻质组件技术积累推出的轻刚组件3.0系列,在430W和470W高功率产品上实现重大突破:
-
470W组件(1905×1132×30mm)重11.5kg、效率22%
-
430W组件(1720×1132×30mm)重10.8kg、效率22.5%
安装后单位面积重量仅5kg/m²,较传统组件减重50%,采用高强度、耐高温高湿的加强型封装材料,在保证轻薄的同时显著提升抗候性;背部加强筋+框架一体化设计防积灰、易安装、易更换,为后期屋顶维护提供极大便利。

9.黄河水电
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(简称黄河水电)成立于1999年10月,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控股94.2%的子公司,业务涵盖水电、光伏等电站开发运营,以及硅产品、电解铝、矿产资源等领域的生产销售。
截至2023年,公司总装机规模达3051万千瓦,(光伏占35.7%),较2000年增长近10倍,年发电量726.4亿千瓦时,年均增长率9%,形成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格局。
黄河水电自2020年底开发的"龙扬"系列轻质光伏组件采用IBC电池技术,其"轻玻"和"轻柔"双系列产品各具特色:轻柔组件厚度仅2mm、重量低至3kg/㎡,组件功率440W,效率20.2%,具有优异的曲面适应能力并能抵御45mm冰雹冲击。

10.中科富能

依托中科院近20年的技术积累,采用自主研制的“纳米增强材料”代替传统光伏组件中“玻璃”。
中科富能推出“全球首款可弯曲、抗震动、抗冰雹、无隐裂高强度的SolarVela轻质晶硅组件,具有“轻、薄、柔、强、易、美”六大特征。

中科富能推出的SolarVela Pro 560W柔性组件采用TOPCon高效电池技术,以仅1.8mm的超薄厚度,560W高功率、2.9kg/m2,其无玻璃设计支持直接粘贴安装于金属屋面、瓦顶及弧形结构,免除支架和打孔需求。

11.固德威

固德威成立于2010年11月5日,长期专注于太阳能、储能等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现已研发并网及储能全线二十多个系列光伏逆变器产品,功率覆盖0.7-350kW。
固德威作为轻质组件技术先驱,三年前率先确立行业标准,其最新银河系列产品采用突破性的1.1mm玻璃技术,在保持1.6mm技术路线优势基础上实现重量与强度的优化平衡。
该系列组件重量仅4.4kg/㎡,可抵御35mm冰雹冲击和15级台风(177km/h风速),通过结构承重创新使每万平方米屋顶减重55.7吨,为低荷载屋顶场景提供了全新的光伏解决方案。
12.兴晟能源

北京兴晟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未来电池片工艺研发、柔性光伏组件、BIPV建筑光伏组件产品生产、高端装备制造、产线交付、AI-CITY智慧能源管理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创新型能源企业。
兴晟能源推出的580W和430W轻质柔性组件系列实现重大技术突破,组件厚度仅2.7mm、重量2.7kg/m²,具有0.5m最大弯曲半径的卓越柔性特性,拥有“轻”、“薄”、“柔”、“可弯曲”等显著特点。

该系列采用N-TOPCON电池技术,经TÜV认证最高转换效率达23.5%,配合91%高透光前膜和首年2%以内的功率衰减率,确保优异的光能吸收和发电性能。

13.正信光电

作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之一,目前正信光电总产能超10GW,持续被评为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一线光伏组件制造商(BNEFTier1),并在PVEL光伏组件可靠性计分卡中屡次荣获“最佳表现”称号。
在屋顶光伏解决方案方面,正信光电结合创新设计与高效发电性能,推出了彩云系列与超黑系列组件,为屋顶光伏系统赋予了更高的美学价值和技术表现力。







其CDS-T1148L SMBBN型轻刚组件功率达到460W,发电效率为23.1%,组件重量: 5.91kg/㎡。


武汉美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,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。公司专注于光伏移动能源、智慧能源和光伏建筑 (BIPV) 产业,形成技术梯次的上下游产业链。
公司基于高效的晶体硅电池、先进的柔性太阳能封装材料及工艺,以及创新的物联终端自供电技术,取得发明专利28项,实用新型专利45项,外观设计专利6项。
-
极致轻薄:重量轻至3.2Kg/㎡,厚度薄至仅2.5mm。极大降低安装承重,适用工业屋顶、阳台、房车及轮船等多元化场景。 -
超高柔韧:柔性复合多层高分子材料,弯曲半径最小可达0.5m,完美贴合各种弧形屋面。 -
形状可定制: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。


赛拉弗成立2011年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2015年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第一批智能制造工厂, 被CSA授予“目击实验室”资质,获得德凯质量认证公司的实验室认可资质,CTC国检集团“光伏组件授权实验室”资质,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(CNAS)资质认可,以及TUV SUD授予的CTF资质与TÜV Rheinland授予的TMP资质。
2025年,赛拉弗全球产能扩大到 13GW,连续11年被彭博新能源财经列为Tier1 组件供应商,六次被 PVEL 评为顶级组件商。目前,赛拉弗拥有百余项专利,其产品已在全球 120 多个国家得到大规模应用。
赛拉弗通过轻质化设计,使得轻质组件重量显著降低至3.0 kg/m²,比传统组件轻70%,厚度可减小至3mm(约一枚硬币厚度)。
其核心特性包括:采用自主研发的透明前膜,具备耐刮擦、高透光率、低水透和高曲率等优势;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提升了耐候性和结构强度;增强型背板则提供高阻水率并增强整体组件强度。

企业名称 |
组件型号/系列 |
重量(kg/m²) |
功率(W) |
发电效率(%) |
厚度(mm) |
核心 创新点 |
隆基绿能 |
Hi-MO X10 |
7.2 |
- |
- |
- |
HPBC 2.0技术,机械强度提升16%,减重42%,承载力提升50% |
上迈新能源 |
SMF520J-12X12UW |
2.8 |
520 |
- |
- |
无玻璃设计,减重70%,Quick-bonding安装技术 |
上迈新能源 |
SMH520J-12X12UW |
4.1 |
520 |
- |
- |
安装系统一体化集成,减重60%,节省40%安装时间 |
品诚晶曜 |
晶曜二代系列 |
2.97 |
560 |
21.1 |
- |
超耐候高分子材料,高透光、阻水、阻燃 |
TCL中环 |
轻质组件(蓝思合作) |
5.4 |
- |
- |
- |
减重49%,运行温度降低1-3°C,发电量提升3-6% |
爱旭股份 |
星云系列54版型 |
面积<2m2时8.6 |
445 |
22.3 |
- |
N型ABC技术,双横梁结构,抗隐裂性能提升 |
阳光能源 |
轻质柔性组件 |
5 |
- |
- |
- |
弯曲半径450mm无隐裂,抗冰雹冲击 |
一道新能 |
N型轻质半片无框组件 |
4.2 |
- |
- |
- |
专利边框设计,减重70%,耐紫外涂层,瓦楞铝箔复合技术 |
日托光伏 |
轻刚组件3.0(470W) |
5 |
470 |
22 |
30 |
加强型封装材料,背部加强筋+框架一体化设计 |
黄河水电 |
“龙扬”轻柔组件 |
3 |
440 |
20.2 |
2 |
IBC技术,抗冰雹冲击,曲面适应能力强 |
中科富能 |
SolarVela Pro |
2.9 |
560 |
- |
1.8 |
纳米增强材料,弯曲半径0.3m,无支架粘贴安装 |
固德威 |
银河系列 |
4.4 |
- |
- |
1.1(玻璃) |
抵御15级台风,35mm冰雹冲击,减重55.7吨/万㎡ |
兴晟能源 |
轻质柔性组件 |
2.7 |
580/430 |
23.5 |
2.7 |
N-TOPCON技术,弯曲半径0.5m,91%透光率 |
中节能太阳能 |
“飞燕”轻质组件 |
6 |
435 |
19.6 |
- |
弯曲半径0.45m,高分子柔性材料 |
中来股份 |
柔性组件 |
3 |
- |
- |
2.8 |
多层纤维+树脂,透光率>90%,180℃耐高温 |
中能创 |
CDS-T1148L SMBBN |
5.91 |
460 |
23.1 |
- |
四面防积灰设计,发电效率提升6%-15% |
美格科技 |
FlexSolar系列 |
3.2 |
- |
- |
2.5 |
弯曲半径0.5m,形状可定制,IEC 61215/61730认证 |
赛拉弗能源 |
轻质组件 |
3 |
- |
- |
3 |
透明前膜+玻纤增强材料,减重70%,高曲率设计 |